为了长远加强香港的定位基础设施建设,地政总署正积极研究最新的室内定位方法和技术应用。本项目旨在设计并开发一套无缝定位基础设施 (Ubiquitous Positioning Infrastructure, UPI),并在指定的室内和室外试验区域展示并评估此基础设施的效果和性能。
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定位,甚至在两者之间的无缝切换,都是数码基础设施的关键部分。这种技术能够提供更准确可靠的定位服务,并支援香港各种智慧城市措施。 许多香港的室内场所都有各自的应用程式和定位设施,但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或协议可供遵循。这导致访客在不同地点进行定位和导航时,需要使用不同的应用程式或支援软件。这些系统之间不互通亦不能互相协作,阻碍了整个城市发展和实现无缝定位。
为了实现无缝定位,项目需要考虑和整合不同的信号来源。这个基础设施旨在将持份者聚集一起,令应用程式能够从各个场地拥有者取得所需的位置相关信息。此基础设施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数据库,它储存了来自场地拥有者的场地数据,包括地图和场地信号数据;二是查找服务器,令应用程式能够与数据库通信,从而能共享及运用数据;三是平台软件开发工具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SDK),包含向查找服务器请求数据的应用程式界面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
无缝定位标准是一套通信协议,用于组织和整合场地信号和地图数据。透过无缝定位标准,基于位置服务的应用程式可以向适当的服务提供者请求定位服务,协助用户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准确定位。此标准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项目选址香港科学园作为试验区域,以展示如何在城市环境中应用无缝定位基础设施。该区域总面积为 12 公顷,包括多层楼宇、行人天桥、停车场、转换区域以及室内外过渡区域,模拟了典型的香港城市环境。
为了模拟未来各方持份者的合作情境,项目将试验区域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由不同「运营商」管理。「运营商」会在各自区域利用不同的定位技术来提供服务,他们会使用常见的商用定位设备建立其定位系统,例如低功耗蓝牙信号发射器、无线上网接入点、地理二维码以及 超宽频信号发射器。
试验项目成功示范如何在城市环境应用无缝定位基础设施和无缝定位标准,展示了对「智慧出行」和「智慧政府」的好处以及其潜在的应用场景。